《台北市文山區的歷史文化瑰寶》

《台北市文山區的歷史文化瑰寶》
●作者:周述蓉老師

(台大地質科學研究所博士候選人、文山社區大學古玉課程教師)

 

早在1928年,一位農夫在台北市興隆路附近挖到一塊類似石斧的石器,送到帝國大學(今台灣大學的前身),當時鑑定這件器物的學者,是移川子之藏教授。

移川子之藏,日本福島縣人,生於1884年,1914年畢業於美國芝加哥大學,1917年獲美國哈佛大學哲學博士學位,卒於1947年。1928年任臺北帝國大學文政學部教授,擔任土俗人種學講座(人類學系之前身)教授。主持過臺灣原住民早期的九族分類,對臺灣人類學有重要貢獻。

經移川子之藏教授鑑定證實,這件石器是兩千多年前石器時代的器物,此物後來被定名為巴圖(patu)

移川子之藏於1934年發表文章,首次提出台灣地區發現巴圖形石斧,但因只出現一件器物,故無法確定遺址所在地的準確位置,只知道遺址大約是在十五份一帶。石器時代文化缺環的遺憾,因此延續了八十年。(1)

一、十五份遺址屬於距今約2000年前的植物園文化

十五份遺址位於台北市興隆路1125巷順天宮左側山腰下,2006年為居住於附近的 鄭景隆 先生發現,此遺址經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所 劉益昌 教授考證屬於台灣地區石器時代的植物園文化。植物園文化為圓山文化晚期在台北盆地出現的一個新文化,舊稱方格印紋陶文化,此文化最早被發現的是植物園遺址,故稱為植物園文化。

植物園遺址位於今台北市南海路及建國中學附近,其他重要遺址有樹林狗蹄山、潭底、淡水鎮油車口等,分佈範圍偏於台北盆地南部大嵙崁流域及桃園沿海。植物園文化的石器和圓山文化相似,可能有傳承或相互影響的關係,但為何種關係,至今沒有定論。植物園文化出土的器類繁多且多為農具,推測其生活方式較依賴農耕,與圓山文化晚期演進的土地公山類型並存一段時間,年代距今約25001800年。(2)

二、植物園文化的石器類型

植物園文化的石器類型繁多,主要有匙形大鋤(巴圖形石器),匙形石斧、磨製大型石斧、打製大型石斧、有段石錛、石錛、石鑿、石鏃、槍頭及裝飾品等,但卻沒有圓山文化常見的有肩石斧、而有段石錛則有較厚的趨向。植物園文化還有一種特殊的石器石子器,推測是琢製石器的工具。(2)

三、巴圖的重要性

巴圖又名巴圖形石斧、匙形石斧、冠頭石斧、有角大鏟、匙形大鋤、巴圖石匕、磨製大型犁形器(3),這種形制特殊的石器,在台灣地區被相繼發現(456),但截至目前,考古及藝術史學界對這類石器所知仍相當有限,主要因素是這種器物出土數量相當少,經由正式考古發掘出土的比例更少,可見到的完整器物,幾乎都由民間發現及收藏,而這些發現者對發現地點、發現數量等資訊都有所保留,以致研究者能夠進一步探究的標本及資料都很少(7),就目前研究所知,巴圖的分布範圍,包括台灣地區、福建沿海、日本、東南亞、印度、南北美洲、玻里尼西亞各島嶼(89)

由於巴圖為形制特殊的石器,製作工藝相當精美,可能為新石器時代某些族群,在祭祀或禮制性活動中使用的重要器物,透過巴圖分布範圍的研究,可探討族群的交流、播遷以及傳承 (101112),因此十五份遺址出土巴圖,亦為研究台灣地區新石器時代文化傳播、繁衍的重要指標性器物,在學術地位上,具有不可忽視的研究價值。

四、重要的十五份遺址

十五份遺址具有四大重要性:一、為台灣地區出土石器首次被命名為巴圖的重要遺址。二、為發現台灣地區第一件巴圖的重要遺址所在地。三、發現六件稀罕巴圖(包括移川子之藏發現的一件共為七件),其中一件巴圖長13公分,為目前所知台灣地區最小的巴圖。四、十五份遺址為迄今所知文山地區僅有距今2000年以前的新石器時代文化遺址。種種現象,在考古學、藝術史學以及台灣地區新石器時代文化研究上,均有其不可取代的重要意義。

五、希望設立紀念碑及文物陳列館

台北市文山區珍貴的十五份遺址,在移川子之藏過世後,卻有如在人間蒸發,雖經多位學者如戰後初期盛清沂(13)80年代初劉益昌等人多次遍尋,而竟不可得(14)。歷經八十年後,為鄭景隆等人發現此一重要遺址,並經黃士強 (台灣大學人類學研究所)、劉益昌(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所)、李乾朗(台北大學民俗藝術研究所)等學者親臨現場,確認為「巴圖」命名的十五份疑似遺址所在地。

十五份遺址為迄今所知文山地區僅有的新石器時代遺址,也是台灣地區巴圖的命名所在地,等同於巴圖在台灣地區的出生地或身份證明,在台灣地區考古遺址中,佔有極其重要的地位,是台北市文山地區的歷史文化瑰寶。文山地區的鄉親父老,都期盼能在遺址所在地設立紀念碑及文物陳列館,作為各界參觀研究使用,讓關心我們的社會大衆,一起來守護我們家園裡的寶藏。

參考文獻:

1.      移川子之藏(1934)有關巴圖與太平洋文化關聯到的問題與台灣所發現的類似石器,台北帝國大學文政學部史學科研究年報第一輯,昭和九年。

2.      台灣大百科,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網路資料。

3.      杜美慧(2006)巴圖形石斧(匙形石斧;有角大鏟),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文化遺留網站。

4.      巴圖型石器(2007)(磨製有刃石器Grounding stone implements),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自然與人文數位博物館,考古典藏知識單元–磨製有刃石器網路資料。

5.      邱敏勇(1984)南投縣集集鎮大坪頂遺址,國立臺灣大學人類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6.      柯思莊(1964)記營埔最近發現的幾件巴圖石器,國立臺灣大學考古人類學刊,23/24106-108

7.      李坤修(2004)臺南縣下營鄉武安宮的巴圖形石器,國立台灣史前文化博物館通訊:文化驛站,第十六期。

8.      宋文薰(1980)由考古學看臺灣,中國的臺灣,93-220,陳奇祿等著,臺北:中央文物供應社。

9.      凌純聲(1956)中國臺灣與東亞的巴圖石匕兵器及其在太平洋與美洲的分佈,國立臺灣大學考古人類學刊,71-21

10.  宋文薰譯 鹿野忠雄原著(1955)臺灣考古學民族學概觀,臺北:臺灣省文獻委員會。

11.  鹿野忠雄(1952)東南亞細亞民族學先史學研究 第Ⅱ卷,東京:矢島書房。

12.  鹿野忠雄(1946)東南亞細亞民族學先史學研究 第Ⅰ卷,東京:矢島書房。

13.  盛清沂(1960)台北縣志稿 卷四 史前志,台北縣文獻委員會,板橋。


14.  劉益昌、郭素秋(2000)台北市考古遺址調查與研究,台灣考古遺址研究(),台北市政府民政局。

留言

這個網誌中的熱門文章

十九世紀泰國訂製款青花瓷茶器初探

我與陳昭貳老師

台北市文山社區大學《十五份遺址專題 》課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