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表文章

目前顯示的是 12月, 2008的文章

景隆軒出版品_否極泰來--泰來石之美

圖片
「否極泰來」一書,前後共花了二十年才完成。這本書初始的動機,是因為台灣篆刻家使用泰來石創作了數十年,居然對此石材完全不了解,更因其市面上容易取得而未曾得到應有的重視,不知其對台灣篆刻界的重要性。因此筆者將關於泰來石的來源與興起風潮的來龍去脈整理出來,提醒大家不要忘記它的重要性,更不要忘記台灣篆刻界是因為有泰來石的出現才能如此興盛。 這本書將是把台灣篆刻史上的首要功臣「泰來石」交代來龍去脈之首本書,此石影響台灣篆刻界甚鉅,於下列數點當中可見一斑: 一、「泰來石」在台灣至今約有四十二年的時間,台灣篆刻家幾乎都接觸過「泰來石」、取其為印材,但從來沒有人研究它,也不重視它。 二、台灣本地並無生產篆刻用的印石,所有印石皆仰賴國外進口,因此不易研究。 三、「否極泰來」一書,是台灣篆刻史上第一次把泰來石作出印石分類、詳加說明優劣等地,並且介紹出來的著作,書後並附錄近五十年來進口來台之篆刻材料的產地,約有二十幾種影嚮台灣篆刻界產地的印石。 四、本書共有175頁,五百多張彩色圖片,可成為日後研究參考者之基本素材,比較並且進一步探索的基石。 五、目錄共分. (1)釋源(泰來石史略,泰來石在台灣引為篆刻用石的由來,泰來石與台灣篆刻界淵源)(2)分類(純色系,彩石系.,其它色系)(3)石辨(石種辨別的重要性,容易混淆的石種.,泰來石病)(4)鑑藏(泰來石的收藏與保養,泰來石的欣賞與鑑別,製鈕)(5)附錄(篆刻家所刻否極泰來(共有20位老中青輩篆刻家所刻否極泰來及五篇書法),50年代以降來台印石) 備註:另出數十本的 精裝本 是為感謝這本書出版的幕後推手所製作。封面是布面,書名以鑲銀處理。 書名: 否極泰來--泰來石之美 作者:鄭景隆著 裝訂:平裝 19x26cm 定價:$ 1000元 ISBN:978-957287703-6 出版一刷 :2008.02.10 1500本 ※版權所有.翻印必究

台北市文山區十五份遺址與相關器物研究--結論與建議

結論與建議 茲綜合前述分析數據,對本研究作出初步結論,並對十五份遺址及器物之定位及未來工作建議如下: 一、十五份遺址雖因挖掘石器現場遭到破壞,致無法確認,而暫以疑似遺址將之定位,但因當年挖掘石器的周氏兄妹均仍健在,故仍應視同遺址加以對待。 二、十五份遺址所在地,經衛星定位確認於台北市文山區興隆路一段一二五巷順天宮左側山腰下,遺址上方已闢為景美運動公園的草坪。為免遺址再度受損,呼籲日後附近新開發工程時,相關單位應會同專家學者,勘察是否仍有古器物或遺存出現。 三、依據巴圖形石器製作工藝的精緻程度推論,不排除為當時族群之儀杖器,或為祭祀儀節中,實際操持之祭祀器,但由於考古出土的巴圖形石器數量極少,伴隨出土的器物及遺存亦相當有限,可供參考的資料受到極大限制,其可能用途,尚待更多出土數據佐證。 四、巴圖形石器的形制特殊,或可用為南島語族播遷、交流、傳承的指標性器物之一,透過巴圖形石器在台灣地區的陸續出現,表明台北市文山區的十五份遺址,可能在南島語族的文化交流、傳承過程當中,曾經是重要的一環,相關研究,尚待日後工作加以驗證。 五、十五份遺址巴圖形石器的形制、體積與藝術風格,均顯示其屬於台灣北部地區的器物。網墜之形制屬兩縊型,特徵與台北縣的樹林狗蹄山、土城大安寮土地公山遺址相似,透過器物類型學的排比,推論其文化屬性應歸納為圓山文化晚期到植物園文化早期,年代約在距今2500-2000年左右,網墜形制特徵雖出現略晚的現象,但推論其年代不晚於距今1800年。 六、十五份遺址巴圖形石器、網墜的材質,經拉曼光分析及實體顯微鏡觀察,係為變質砂岩。 七、十五份遺址六件巴圖形石器與十九件網墜,器表堆疊的次生附著物為赤鐵礦,與台灣卑南文化老番社遺址出土玉器表面的次生附著物類型相似,間接證明此些石器,曾受台灣地區富鐵質土壤的長期埋藏。 八、本研究以大甲溪為界,對比台灣地區南北兩地巴圖 形石器的體積特徵,發現南北兩地巴圖形石器除極 少數之外,其長、寬、厚度比例及耗材體積有極大 差異。台南的T286、T256a、T209三件巴圖形石器,在形制、尺寸體積特徵上,與北部地區的巴圖形石器相近,其間相關因素,均值得多加注意。 九、南北兩地巴圖形石器的明顯差異,可能成為用途上的未知變數,但由於目前資料極為有限,各方面考量或有未竟周全,詳細的論述比對,尚待日後工作加以分析印證。 十、依據考古出土資料,被稱為巴圖形石

台北市文山區十五份遺址與相關器物研究--摘要

摘 要 1928年,台灣大學的前身台北帝國大學因建校舍基地填土,在當時的十五份一帶取土而發現石器,石器被交給土俗人種學教授移川子之藏。1934年,移川子之藏以此石器對比紐西蘭毛利族所用巴圖(patu),將之定名為台灣地區第一件巴圖,並將石器出現地點,定名為十五份遺址。惟此重要遺址,卻在移川子之藏撰文發表之後,逐漸為學界淡忘,為多位學者多年來遍尋,而竟不可得。 其後台灣地區陸續發現多件巴圖形石器,但因學界對其形制、用途與紐西蘭毛利族及玻里尼西亞(南島)族群所用巴圖是否相似,一直有所爭議,因此台灣地區陸續發現的巴圖形石器,學者對其有各種不同的命名,其名稱包括巴圖、巴圖形石器、巴圖形石斧、匙形石斧、冠頭石斧、有角大鏟、匙形大鋤、磨製大型犁形器,民間亦稱之為石匕、石劍。 2006年,十五份遺址及巴圖形石器、網墜為筆者等再度發現,本研究載錄發現經過,彙整相關石器,透過器物類型學,輔以拉曼光譜、衛星定位儀及實體顯微鏡,探討遺址具體位置、年代及石器使用功能,並將之與台灣地區其他遺址發現之同類型石器加以對比。 透過人文科學與自然科學並用的對比分析模式,推論十五份遺址之文化屬性,應歸屬於圓山文化晚期至植物園文化時期,年代約在距今2500-2000年左右,最晚不低於距今1800年。遺址具體座標位置,為北緯25000’10.3”,東經121032’37.6”,所在地位於台北市文山區興隆路一段一二五巷順天宮左側山腰下。經由石器特徵分析,推論巴圖形石器可能為禮制性用器,網墜則可能為捕漁工具。所見十五份遺址石器表面,均發現赤鐵礦類型之次生附著物,間接證明此些石器,曾受台灣地區富鐵質土壤的長期埋藏。研究對比發現,台灣地區以大甲溪為界的南北兩地,其巴圖形石器之耗材體積有明顯差異,其間因素可能成為用途上的未知變數,相關論述,受限於考古出土資料不足,尚待日後工作加以印證。 歡迎有需要內文的朋友引用,請註明出處即可。

台北市文山區十五份遺址與相關器物研究--緒論

第一章 緒論 1.1前言 1.1.1 十五份遺址的發現與湮滅 1928年,台灣大學的前身台北帝國大學因建校舍基地需要填土,在當時的十五份一帶取土而發現石器,石器被交給台北帝國大學文政學部土俗人種學教授移川子之藏。1934年,移川子之藏將此石器與紐西蘭毛利族所用巴圖(patu)對比,並將之定名為巴圖及訂定十五份遺址,此件石器遂成為台灣地區第一件巴圖 (移川子之藏1934)。惟此重要遺址,卻在移川子之藏逝世後,如人間蒸發,雖經戰後初期盛清沂(1960)、80年代初劉益昌、郭素秋等人(2000)多次遍尋,而竟不可得。 其後台灣地區陸續發現多件巴圖,但因其形制、用途與紐西蘭毛利族及玻里尼西亞族群(南島語族)所用巴圖是否相似,學界一直有所爭議,因此台灣地區的巴圖,學者對其有各種不同的命名,其名稱包括巴圖、巴圖形石器、巴圖形石斧、匙形石斧、冠頭石斧、有角大鏟、匙形大鋤、磨製大型犁形器(移川子之藏1934;凌純聲1956;宋文薰1980),民間亦稱之為石匕、石劍(鄭景隆2007),本文則將此種石器,稱為巴圖形石器。 1.1.2十五份遺址的再出現 十五份遺址發現的關係人,包括余讓堯及其妻娘家的周氏兄妹。余夫人周氏共有九位兄弟姊妹,發掘者為二哥周文彥,在場的成員還有七妹周真真。1986年,余讓堯妻舅周文彥,因響應公司植樹節活動,在住家後面曬衣場山坡下挖坑種樹,無意間挖出六件巴圖形石器及十九件網墜,十五份遺址遂再次被發現,但因當時周母擔心挖出先人遺骨,而制止繼續挖掘。 石器挖出後,曾由周家大姊周敏敏將其中一件巴圖形石器及幾件網墜送往台灣大學人類學系,請宋文薰、黃士強二位教授過目。據黃教授回憶,當時曾追問石器出處,但持有人不願交待,只說在公館一帶挖出,因此在無法追出遺址位置,又為保全遺址不再遭受破壞的狀況下,只好讓持有人把石器帶回。此後,這批石器因被認定沒有經濟價值,而遭棄置牆角,十五份遺址因兩位教授機警,而得以倖存。 事隔多年,因地主索地,周家搬離舊宅,妹妹周真真見棄置牆角的石器,遂把石器攜回,保全了這批珍貴器物。2006年10月18日,余讓堯夫婦與周真真聚餐,席間聊起石器,余夫人建議將石器轉贈。 1.1.3 疑似遺址的確認 2006年10月19日下午,余讓堯將石器贈與筆者,這批石器包括巴圖形石器六件、網墜一十九件。2006年10月29日,筆者邀請劉益昌、王淑津兩位老師赴遺址現場勘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