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昭貳老師翻譯移川子之藏日文論文(下)

陳昭貳老師翻譯移川子之藏日文論文(下)


台灣的石器從來未被重視,過去幾乎從來沒有人做過考證,至於與國外器物的比較研究更為匱乏,因之關於「巴圖」型石器的紀錄文獻等於全無,雖有昔日採集的遺物,但皆未曾做過出土狀態,伴出物等的相關紀錄,是非常遺憾的事,僅有台大研究室所藏的三件「巴圖」型石器,是昭和三年(1928)四月為了建設台大校舍基地所需填土時,在台北洲文山郡十五份(今台北市文山區興隆路一段)一帶小山採土工程中被發現的,幸而有機會勘查現場,發現的地點,前面有農田,向東南方是近山,山腳草地陰蔽處地下五、六寸的地方出土的,其附近同時被發現多件打製及半磨製成的所稱石斧類器具三件(圖),其中兩件與「巴圖」略有差異,似乎較為扁平,並略有翹曲,然而另一件有背稜,其形狀與「巴圖」極為相似,由外觀可以馬上聯想到紐西蘭的Patu Onewa,台灣發現的所謂「巴圖」型石器是篦型磨製石器,把手大致呈橢圓狀,石器的頭部大部分皆缺損,把手的上部,半面留有未磨的粗面,把手的下方,漸寬漸薄,末端有弓形的刃部,迄今所詳知瀚?石器有兀?長約25至72.22㎝,最寬8.2至15.15㎝,最厚部分3至9.09㎝,形狀大體一致,但把手下方展開部分有寬窄之分,其中兩肩部有較厚的,也有無稜,但這部位較厚或略有翹起的等等。

現在將實際調查出來,或報告出來的詳情,發現地點、尺度、所有人等列表於後、(如表)。
將這些發現與紐西蘭的「巴圖」來比較,把手上部與「茶參」島的相似,無孔,其末端未形成瘤狀頭部,如有也甚扁平,現在將實際調查出來,或報告出來的詳情,發現地點、尺度、所有人等列表於後、(如表)。

將這些發現與紐西蘭的「巴圖」來比較,把手上部與「茶參」島的相似,無孔,其末端未形成瘤狀頭部,如有也甚扁平,然而其長度,篦型狀,尤其把手部位的橢圓形狀,愈下方愈扁平,刃必在末端,而不在兩側,而成弓形等等,兩者之類似點極多,說其屬於「巴圖」系統,絕非牽強附會的論點,台灣的「巴圖」型石器雖互有類似處,但其中也能認出有相當的差異,這種差異更可以解釋其起源的重要意義。

現今的原住民已不再使用最早期的石器,因而無法期待從他們口中得到任何說明,但從傳承與生活當中,多少能得到若干暗示,在紐西蘭的「巴圖」是一種武器,已在前述Skinner教授曾經說「巴圖」的起源是所謂foki-pau-fangata的一種殺人用石製手斧,但近年因「巴圖」型武器,也在別的島嶼被發現後,此種論點已被否定,然而在台灣的「巴圖」型石器,推考其淵源,可能不是做武器使用,而是做鎛(斧鋤類),亦即手鍬,今日原住民裡農耕所用的是短柄手鋤式鐙鋤,而非鋤頭或犁,為了要清除開墾時燃燒山林草木所遺留的茅根、草根打成石斧狀的鍬(挖掀?泥土用工具)是從當時開始就被沿用過來的,昭和六年(1931)八月在台中州東勢郡,久良栖社(Tinburan)的內地,原住民稱作「哈隆」的台地,採集到此種石器,呈給當時的久良栖社頭目「嚕魯枯.吧阿郎」觀看,他說他的祖父時代,曾經使用過此類石鍬(pazzieh)來開墾,在紅頭嶼也有類似的石器,唯中央部位較狹窄,下部較寬,以卵石為材,一邊留著原貌,一邊打造的石斧,往往在他們屋內可以看見此類器具,原住民稱之為wasai-wasai可能是鐵的意思,因為在加洛萊茵群島,莫多羅窟、留窟、雅甫諸島,鐵稱之為wasai或wasi,窟羅奧島稱wasai,馬來語鋼鐵稱wadja或Badja等來推測,但本來的名稱為chichiachib是手鍬之意,偶爾在開墾時會發現此類石器,老住民說,過去無鐵的時候曾利用此器具來鋤草、耕地,現今的原住民,還知道利用水邊撿來的卵石形石頭製作此種石器的方法,更有趣的是紅頭嶼的挖竽蓖長約二尺五寸,寬一寸五分,木製而扁平,末端薄、成弓形,把手部有頭,這些皆為考證巴圖發展時,不可忽略的事實。

「巴圖」型石器在台北州文山郡被發掘時,也在附近同時挖掘到打造型的石鍬,可知其中間石器,共同存在時,至少台灣的「巴圖」型石器是做為原來的手鍬來使用的,有的直接握在手,或者加裝短柄作開墾或農耕來使用,有的把手部位留粗面,或加裝短柄,裝柄部位以藤條緊縛,而被摩擦出來的光澤痕跡,至今尚留在上,「巴圖」型的更演變有厚薄或中央有背稜,或有兩肩者,就此形成台灣特有的鍬型〈圖三〉是否就是與肩部發達的「茶參」島的オケウ是鍬。屬於同一類型,此外需留意,這一類石器多用砂岩石或安山岩的易碎石材來製造,因為此類石質,不適合也不可能來砍伐堅硬的樹木,只能用於挖土,本身就可證明,肩部顯著,呈現長方或半橢圓形,用安山岩或粘板岩來製作鍬型石器,在日本內地的常陸、陸奧地方也曾被發現,較長者達27cm,較短者約4cm者〈註八〉,在中國、東南亞、印度等地也有所發現,當中國正式進入金屬時代,石器就不再使用,但在貨布上尚遺留有其影子,是眾所皆知之事。

與中央有稜線的篦ㄅㄧˋ型石器挖土用具極為相似的農具,在蘇門達腊島巴達族裏也常被發現〈註17〉,該農具在非洲岡果也被使用,並成為重要農具之一〈附圖〉,此類農具,現今已是鐵製的,但是由原來的挖土棒所演變而來的,而與其同型的石器,在今日非洲內陸的曼谷拔及陸阿族中,亦有做為武器䀾?使用〈註18〉,的情形。據此台灣「巴圖」型石器,作何用途,更加明瞭,中央的稜線可能是原來以獸類的肩胛骨或貝類也用作鍬來使用,促成此型的形成〈附圖〉,台灣的阿美族,太巴塱社原住民所使用的篦ㄅㄧˋ是以豬、豹的肩胛骨做成,以肩胛骨代鋤來使用,的例子,在北美洲、印地安人之間也有,大約1867年左右止,蜜蘇利河畔的Arikara,Hidatsa,Mandan的諸族群,是以野牛或麋鹿的肩胛骨做成鍬來使用,也是重要的農具〈註10〉,貝類的鍬或斧,在日本南洋委治的モルトロツク島、ルアニユア、ヌクマヌの諸島也可見〈註11〉。

台灣的此類鍬更有多種不同變化,或變大,或變扁平〈圖八〉,大型的或許用來做為農事,或相關祭典,甚至做為某種表徵也說定,農具同時可做為戰鬪武器來使用的例子不少。這對於研究武器變遷的專家來說是極容易瞭解的。台灣的「巴圖」型石器過往不斷變遷,其本質並非用於武器,而是做為農業用途之「鍬」,來使用是可想而知的,隋書「流求國」究竟是指琉球或台灣,有不同的論說,但依據隋書流求國裏所述的「以石為刃、長尺餘、闊數寸、而墾之」來推測,當時台灣的「巴圖」型石器,極可能是做為鍬來使用,如果這樣,與台灣的「巴圖」型石器幾乎同類型的紐西蘭「巴圖」是否由過去的農具發展為今日武器的疑問是否能解答,實際上,台灣所發現的石器,更是與南洋諸島或與北美洲西海岸的同類系型相接近,南北美两洲所發現的「巴圖」則與紐西蘭存在的幾乎完全一致,尤其在馬來西亞之傳统母語,在美洲大陸地母,或印加諸族之間,逐漸被發覺的今日〈註12.13〉似乎更不能因為兩者在地理上的隔絕,否定其間文化有交流的可能。然而此種遺物或地方民俗,或許應該在各個發現地先行追究其發生的緣由,然後再進一步考究其傳播的可能性。

 附記:


首先要感謝松島事務官告知1928年5月當時在文山郡十五份發現珍貴石器的狀况,及寄贈此石給大學建築研究所的白倉技師及承包工程師中村氏的好意,同時遙從阿根廷寄贈論文的知友I.Imdelloni博士,更從巴釀?寄贈有關在美洲大陸的馬來西亞、波里尼西亞語言的研究論文的P.Rivet博士,最近美國的B.Dexon博士,也惠贈有關論文,各位的美意,深表謝意,最後借與實物的尾崎、勝浦、林諸氏與總统府博物館松倉氏,安平史料館野田氏,研究室宮本、西東兩氏,尤其是西東重義氏的全力協助深表銘謝。






留言

這個網誌中的熱門文章

十九世紀泰國訂製款青花瓷茶器初探

我與陳昭貳老師

台北市文山社區大學《十五份遺址專題 》課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