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北市文山區十五份遺址與相關器物研究--結論與建議

結論與建議

茲綜合前述分析數據,對本研究作出初步結論,並對十五份遺址及器物之定位及未來工作建議如下:
一、十五份遺址雖因挖掘石器現場遭到破壞,致無法確認,而暫以疑似遺址將之定位,但因當年挖掘石器的周氏兄妹均仍健在,故仍應視同遺址加以對待。

二、十五份遺址所在地,經衛星定位確認於台北市文山區興隆路一段一二五巷順天宮左側山腰下,遺址上方已闢為景美運動公園的草坪。為免遺址再度受損,呼籲日後附近新開發工程時,相關單位應會同專家學者,勘察是否仍有古器物或遺存出現。

三、依據巴圖形石器製作工藝的精緻程度推論,不排除為當時族群之儀杖器,或為祭祀儀節中,實際操持之祭祀器,但由於考古出土的巴圖形石器數量極少,伴隨出土的器物及遺存亦相當有限,可供參考的資料受到極大限制,其可能用途,尚待更多出土數據佐證。

四、巴圖形石器的形制特殊,或可用為南島語族播遷、交流、傳承的指標性器物之一,透過巴圖形石器在台灣地區的陸續出現,表明台北市文山區的十五份遺址,可能在南島語族的文化交流、傳承過程當中,曾經是重要的一環,相關研究,尚待日後工作加以驗證。

五、十五份遺址巴圖形石器的形制、體積與藝術風格,均顯示其屬於台灣北部地區的器物。網墜之形制屬兩縊型,特徵與台北縣的樹林狗蹄山、土城大安寮土地公山遺址相似,透過器物類型學的排比,推論其文化屬性應歸納為圓山文化晚期到植物園文化早期,年代約在距今2500-2000年左右,網墜形制特徵雖出現略晚的現象,但推論其年代不晚於距今1800年。

六、十五份遺址巴圖形石器、網墜的材質,經拉曼光分析及實體顯微鏡觀察,係為變質砂岩。

七、十五份遺址六件巴圖形石器與十九件網墜,器表堆疊的次生附著物為赤鐵礦,與台灣卑南文化老番社遺址出土玉器表面的次生附著物類型相似,間接證明此些石器,曾受台灣地區富鐵質土壤的長期埋藏。

八、本研究以大甲溪為界,對比台灣地區南北兩地巴圖
形石器的體積特徵,發現南北兩地巴圖形石器除極
少數之外,其長、寬、厚度比例及耗材體積有極大
差異。台南的T286、T256a、T209三件巴圖形石器,在形制、尺寸體積特徵上,與北部地區的巴圖形石器相近,其間相關因素,均值得多加注意。

九、南北兩地巴圖形石器的明顯差異,可能成為用途上的未知變數,但由於目前資料極為有限,各方面考量或有未竟周全,詳細的論述比對,尚待日後工作加以分析印證。

十、依據考古出土資料,被稱為巴圖形石器的標本,完整的出土器物不多,就目前資料所知,出土殘件多數無法拼湊出完整器型,因此可能需要考量巴圖形石器的殘件,有被再利用改製成其它石器的可能。

十一、十五份遺址與巴圖形石器、網墜,在考古學、藝術史學以及台灣地區新石器時代文化研究上,有其不可取代的重要意義,應該給予重視,並呼籲將景美運動公園正名為十五份遺址紀念公園,在遺址地面上方樹立紀念碑,在遺址當地設置文物館陳列,以提供學界作為參考教學及社會教育與觀光資源之用。

十二、台灣地區發現的巴圖形石器,用途至今不明,網墜與生態環境間的關係,亦有很多疑問需要進一步

釐清,台北市文山社區大學近期所作相關研究與活動及多位學者的相關研究論文,應該只是相關議題探討的起始,深入的研究工作,有待更多數據資料以及更多人力、物力加以釐清。

留言

這個網誌中的熱門文章

十九世紀泰國訂製款青花瓷茶器初探

我與陳昭貳老師

台北市文山社區大學《十五份遺址專題 》課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