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北市文山區十五份遺址與相關器物研究--摘要

摘 要

1928年,台灣大學的前身台北帝國大學因建校舍基地填土,在當時的十五份一帶取土而發現石器,石器被交給土俗人種學教授移川子之藏。1934年,移川子之藏以此石器對比紐西蘭毛利族所用巴圖(patu),將之定名為台灣地區第一件巴圖,並將石器出現地點,定名為十五份遺址。惟此重要遺址,卻在移川子之藏撰文發表之後,逐漸為學界淡忘,為多位學者多年來遍尋,而竟不可得。

其後台灣地區陸續發現多件巴圖形石器,但因學界對其形制、用途與紐西蘭毛利族及玻里尼西亞(南島)族群所用巴圖是否相似,一直有所爭議,因此台灣地區陸續發現的巴圖形石器,學者對其有各種不同的命名,其名稱包括巴圖、巴圖形石器、巴圖形石斧、匙形石斧、冠頭石斧、有角大鏟、匙形大鋤、磨製大型犁形器,民間亦稱之為石匕、石劍。

2006年,十五份遺址及巴圖形石器、網墜為筆者等再度發現,本研究載錄發現經過,彙整相關石器,透過器物類型學,輔以拉曼光譜、衛星定位儀及實體顯微鏡,探討遺址具體位置、年代及石器使用功能,並將之與台灣地區其他遺址發現之同類型石器加以對比。

透過人文科學與自然科學並用的對比分析模式,推論十五份遺址之文化屬性,應歸屬於圓山文化晚期至植物園文化時期,年代約在距今2500-2000年左右,最晚不低於距今1800年。遺址具體座標位置,為北緯25000’10.3”,東經121032’37.6”,所在地位於台北市文山區興隆路一段一二五巷順天宮左側山腰下。經由石器特徵分析,推論巴圖形石器可能為禮制性用器,網墜則可能為捕漁工具。所見十五份遺址石器表面,均發現赤鐵礦類型之次生附著物,間接證明此些石器,曾受台灣地區富鐵質土壤的長期埋藏。研究對比發現,台灣地區以大甲溪為界的南北兩地,其巴圖形石器之耗材體積有明顯差異,其間因素可能成為用途上的未知變數,相關論述,受限於考古出土資料不足,尚待日後工作加以印證。

歡迎有需要內文的朋友引用,請註明出處即可。

留言

這個網誌中的熱門文章

十九世紀泰國訂製款青花瓷茶器初探

我與陳昭貳老師

台北市文山社區大學《十五份遺址專題 》課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