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五份遺址 鄭景隆解千年謎

【小世界周報報導】 (小世界 2007/12/07 社區報)
十五份遺址 鄭景隆解千年謎
因緣際會獲贈石器 創造文山區新歷史價值

作者  Newsweek (小世界社區報) 站內  SHU_Newsweek
標題  [三版] 十五份遺址 鄭景隆解千年謎 
時間  2007/12/07 Fri 10:18:46  
記者張以忠/文山報導 


花費十五年蒐集各國篆刻家資料,著有引起熱烈討論的《博涉》、文山社大第一屆學生,十年修了四十七門課、曾是大學生篆刻指導老師,但這些身份都還不足以代表鄭景隆。求知慾旺盛的他,目前正踏上石器時代十五份遺址研究的千年謎團之路。

學習中培養寬闊視野
 鑽研篆刻廿餘年的鄭景隆,藉由不同領域的學習經驗,來擴充視野、砥礪自己。「批判性思考」、「服務業行銷管理」、「東南亞史概論」等內容迥異的課程,都是他涉獵的範圍。
 鄭景隆認為,在單一學術中打轉,會將該領域「想當然耳」的本位價值觀套在其他事物上,造成自大、難以溝通的性格。
 「每個族群都有他的語言。」鄭景隆說,瞭解多元的知識語言,以寬闊的角度接納、尊重不同想法,也幫助他快速融入其他圈子,甚至跟學者做學術經驗的交流、溝通。

巧合投身考古研究
 也許是這份對於學術研究的熱忱,「整合文山區十五份遺址」的文化使命降臨在鄭景隆身上。廿年前,鄭景隆一位朋友的妻舅,於自家後院種樹時,挖出一批石器,當時拿給專家鑑定並無下文。去年要搬家時,輾轉得知鄭景隆有鐫刻專業、收藏石頭的興趣,於是把石器送給他。
 「是它(石器)自己找上門的!」鄭景隆回憶。由於十五份遺址曾讓學者們遍尋不著,因此這項重大發現讓學界震驚不已。許多教授建議他撰寫論文,讓往後研究者有參考依據。十五份遺址的研究,他是第一人,對非考古出身的他,無疑是項挑戰。

紀念館創造文史價值
 今年十月落成的文山景美運動公園,是十五份遺址的所在地,台北市政府文化局正評估在公園旁設立「十五份遺址紀念館」的可行性。鄭景隆表示,文山區少見具文化意義的古蹟,紀念館可創造新文化教育價值。
 除了埋首文山考古研究,鄭景隆也將在過年前出版《否極泰來》一書,這是一本整理廿年資料、關於泰(國)來石研究的書籍。
 談到十年來在社大持續修課,他說,一旦給自己放鬆的藉口,就不會有學習的動力。

引用 : 世新大學小世界大文山社區報1904  

留言

這個網誌中的熱門文章

十九世紀泰國訂製款青花瓷茶器初探

我與陳昭貳老師

台北市文山社區大學《十五份遺址專題 》課程